《MTP中高層管理能力訓練》
【課程背景 】
《中層幹部管理技能訓練》原名Management Training Program,簡稱MTP。由於課程內容更多地側重於探討“怎樣管理”的實踐而不是“管理什麽”的空洞理論,即“如何更好地執行”,所以,對“執行層”即中層管理者更具收益。課程名稱即由此得。
MTP是由美國管理協會(AMA)於80年代與當時世界500強企業前10名的總裁共同開發的一套管理訓練體係。由於MTP的係統性和實戰性對提升管理技能產生了卓越成效,迅速被日本、新加坡、韓國和台灣等地引進企業內訓,並被尊為經典。
90年代初,韋爾奇將MTP列為GE管理學院主修課程之一。隨後由美國和台灣等地傳入中國。結合對多家企業的內訓與實施經驗,培訓導師對原MTP中隻適合西方經濟環境中的操作和案例作了部份增刪,將當前世界最新管理理論、中國古典哲學、當代心理學與企業中的銷售、開發、生產與服務的組織行為學融為一體,以增強對受訓單位改善管理的實際收益。
【培訓收益 】
經過該課程的係統培訓,學員將明顯獲得如下收益:
明確管理者的責任,促使學員麵對自身管理的弱點及偏差進行反省,並在導師的指導下自覺運用所學理論、經驗和案例進行改善。
培養管理者的效能意識: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提高積極發現問題的意識與能力,以求創新、改善和變革的工作態度。
探討“如何管理上級”的技巧;如何與部屬製訂績效標準,並運用培訓和輔導部屬的經典:「四步五法六情形」(GE)
學習企業內部正確的“溝通路線圖”,掌握對上司、同級、部屬和客戶的工作溝通,透過「良好的人際關係」來達成最佳績效。
麵對不同個性和能力差異的部屬,采用權變管理藝術,振發士氣;以及掌握高效會議技巧、過程管理藝術、團隊協作解決問題……
【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管理者角色及職責
一、 管理的基礎與原則.
管理者的基本思維
管理的基礎
組織管理的原則
二、 管理者的角色與職責
管理者的定位及任務
管理的四大構麵及工作
重新定義管理者與企業的關係
重新定義管理者與部屬的關係
第二單元:中層管理的角色認知
一、 管理者做為下級的角色認知
職務的起源
做下屬的四項職業準則
下屬常見角色錯位:
二、 管理者做為同事的角色認知
角色定位分析
職責與角色
部門主管之間常見現象誤區
管理理念的轉變
個案研究
三、 管理者作為上司的角色定位
現代經理做為管理角色的轉變
對下屬管理者工作全景分析
現代職業經理的五大角色
職能盤點-您是合格的管理者嗎?
第三單元:目標管理與工作控製
一、 目標管理技巧
目標管理的含意與價值
什麽是目標?它包含哪些核心內容?
目標的來源,常見來源有哪些?
目標設定五大步驟與程序
目標設定的要件及重點
目標設定具體化、定量化方法
設定合理目標的基礎
工作目標確定的一般步驟
二、 日常管理的實施
日常管理的實施體係
日常管理實施要領
明確部門任務
日常管理實施要領
管理項目實施方法
日常管理「自主稽核」
三、 工作計劃與控製技巧
計劃的重要性
訂定計劃的技巧
要能配合上級主管的目標、方針
要能實現自己部門的任務
要能成為部屬行動的依據及
要能成為評價部屬工作成果的重要基準
計劃的程序
Step1確認目的:
Step2把握真實的現況
Step3設定工作目標
Step4製訂工作計劃執行方案
Step5落實執行
Step6檢討與結案
何謂控製-比較、檢討事前的計劃和實施過程及結果,尋求必要的對策。
控製的原則-建立標準-掌握執行
第四單元:授權與激勵技巧
一、 有效授權—給下屬足夠的空間
授權的內涵與準則
重心下移
分層聯動
重在分工
授權的要點
決定授權項目
清楚界定員工的職權利
有效授權八個指導原則
授權的要點與流程
目標設定
結果預測
溝通與派任
改善與回饋
二、 員工激勵技巧
高績效工作者的激勵因素
中層管理者的激勵手段
預防性激勵技巧
正麵激勵部屬的要點
反麵激勵部屬的要點
三、 部屬培育與啟發技巧
部屬培育的重要性
對症下藥
部屬學習需求的掌握
工作職務的需求分析
個人成長的需求分析
掌握需求的手法
工作教導的要點與步驟
說明
示範
操作
定期檢查
部屬培育的基本步驟
明示培育目標
掌握培育的要點
製定訓練計劃
訓練的實施
成果的評估
部屬的職涯發展與指導重點
部屬培育的成功關鍵
第五單元:溝通技巧
一、 管理者溝通能力的重要性
組織運作要義
成功企業經理人的三大能力
對溝通能力的正確觀念與心態
二、 中層管理者溝通的角色與方式
上對下的溝通模式
了解下屬的需要以及自己的行為
命令的方式
如何向下屬下達工作任務
有效授權
如何聽取下屬的工作匯報
有效發問
對不同員工的教導方式
激勵與責備
如何向下屬推銷自己的建議
分析問題,思考解決之道
提出具體建議
會議與協調
工作中下屬溝通的誤區
案例研究
三、 多部門或工作單元管理溝通的問題剖析
下屬對於結果的預期不同
解決部屬被動等待訊息的情況
部屬間存在相互排擠的工作要求
上情無法下達,下情無法上達
部屬權限之間存在交叉地帶
第六單元:問題分析與決策
一、 問題意識與問題解決
何謂問題
問題分析與解決流程
方法、工具、理論
方針與價值
人員、組織、環境
問題狀況與問題環境
二、 現狀評估與問題確認
問題結構與組織結構
如何掌握信息
三、 問題原因分析與真因確認
問題的核心原因探究
問題分析的應用工具
真因確認的工具與方法
四、 問題的決策
決策的工具運用
決策的可行性分析
決策的具體化
決策潛伏問題的分析
建立問題分析與決策的良性循環
本文關鍵詞: